基因突變致子宮內膜異位症 竟與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相關
首創從患者的尿液分離癌細胞 開發新一代膀胱癌藥物篩選平台
cffDNA 診斷方法專利爭議 澳洲與美國相反的判決
北榮創舉 開發AI診斷黃斑部病變系統
懷特新藥獲美國專利審查核准
次世代定序平台提高聽損檢出,台大首建聽損基因資料庫
國 外趨勢
基因突變致子宮內膜異位症 竟與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相關
ARID1A 和 PIK3CA 兩基因突變,已知會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使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位移至卵巢、腹腔、膀胱等其他部位不正常增生,可能引起經痛、不孕等症狀。近期研究更指出, 惡性子宮內膜癌與卵巢癌女性患者族群中,同樣具有高比例的 ARID1A 和 PIK3CA 基因突變,且這樣的基因變異與細胞遷移相關。
首創從患者的尿液分離癌細胞 開發新一代膀胱癌藥物篩選平台
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和中國復旦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非侵入性尿液追蹤診斷癌細胞技術——尿液條件重編程細胞培養( CRC),分離膀胱癌患者尿液且培養出高度保留原始分子特徵和遺傳特性,且穩定擴增傳代的立體膀胱癌細胞,可望進一步模擬腫瘤微環境以了解膀胱癌的分子和功能,亦能作為大規模藥物篩檢的模型,促進膀胱癌的個人化醫療進展。
cffDNA 診斷方法專利引爭議 澳洲與美國做出相反判決
大量存在於孕婦血液中之「妊娠期間循環無細胞(cffDNA)」從生物廢棄物變身成為重要的產前診斷標記物。澳洲法院認定Sequenom, Inc.申請之研究專利核可,然而,美國聯邦法院以非人造經濟產物駁回專利申請,儘管如此,判決爭議仍不抹滅cffDNA為產前診斷帶來的福音。
國 內趨勢
北榮創舉 開發AI診斷黃斑部病變系統
歷經兩年時間, 台北榮總成功開發可協助判讀眼睛黃斑部病變的AI系統 ,由於黃斑部病變的影像檢測純熟,因此累積足夠影像資料,利用約三萬筆資料讓AI學習辨識病灶,包含正常、乾式或濕式黃斑部病變,成功開發出AI影像診斷系統,上傳影像後只需數秒即有初步診斷結果、分析是否需要就醫,準確率高達95%。預計將先用於遠距醫療即高齡居家服務,使資源不足處可獲得即時醫療支援。
懷特新藥獲美國專利審查核准
懷特生技旗下新藥「黃耆多醣注射劑」為免疫調節劑,應用於癌因性疲憊的治療。 在獲得處方上市後,近期研究有新進展,其被發現具有促進巨噬細胞朝M1類型分化的能力,並抑制巨噬細胞朝M2類型分化,M1巨噬細胞具備「強化免疫系統、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特性, 此案通過美國商標專利局(USPTO)審查和核准,成功取得專利,未來將有望結合其他免疫治療藥物,應用於臨床。
次世代定序平台提高聽損檢出,台大首建聽損基因資料庫
過往缺乏良好檢測工具,新生兒聽損約在3、4歲才會被檢出,因而錯過黃金治療期,全國兒慈協會與台大醫院合作,將次世代定序平台應用於聽損檢測,可將基因變異所引起的聽損由4成檢出率提高至6成,目前已篩選出30個聽損相關基因,將應用於未來病患基因篩檢,並建立聽損基因資料庫,期望未來結合AI,開發更精準有效的檢測工具。
活 動快訊
2019/08/16 第九屆世界華人生物醫學工程年會
2019/08/23 2019 臺灣發育生物學會與臺灣幹細胞學會聯合國際研討會
2019/09/07 TMU-MIT HEALTHCARE DATATHON
2019/09/18 CSCO
2019/10/09 BioJapan
2019/10/11 ASCO in Asia
Comments